客戶/服務器系統是目前分布式網絡普遍采用的一種技術。由于網絡的資源是共享的,某一臺計算機在某一時刻需要訪問另一臺計算機上的某個文檔,這時需要兩臺計算機分別運行兩個獨立的程序來完成這個過程。一個由提供資源的計算機運行,指服務器程序;另一個由請求資源的計算機運行,指客戶機程序。通過客戶機的請求和服務器的接受請求,完成資源的傳送過程。這里,請求資源的程序稱為客戶,接受請求并發送文檔的程序稱為服務器。WWW采用的就是客戶/服務器結構。用戶從WWW服務器中查詢信息。WWW服務器的作用是整張家口哪有做網站理和存儲各種WWW資源,并響應客戶端軟件(如瀏覽器)的請求,將客戶所需要的資源傳送到客戶端。 使用客戶/服務器系統的主要優點是: (1) 兩個程序在不同的計算機上運行,但使用的是相同的通信協議,所以可以使在不同硬件環境、不同操作系統上的計算機實現數據通信。 (2) 兩個程序在不同的計算機上運行,實現了數據分散存儲和集中使用,降低了應用系統對硬件的技術要求,如對磁盤容量和CPU速度等的要求。這樣,各種檔次的計算機均可作為Internet主機使用。 (3) 客戶機程序可以與不同的服務程序進行鏈式連接,用戶根據自己的需要靈活地訪問不同的服務器,使 Internet中所有的信息資源變成一個統一的信息資源,極大地擴展了信息資源的來源。 歸納起來,客戶機與服務器之間的數據傳遞,按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① 由TCP/IP控制,在客戶機和服務器之間建立一個連接。 ② 客戶機向服務器發出一個請求,請求采用HTTP消息格式。 ③ 服務器處理這個請求,并對客戶機作出響應。同樣,服務器采用的也是HTTP消息格式。 ④ 客戶機與服務器連接中斷。 Internet 用戶分為兩類:一類是最終用戶,只使用 Internet 所提供的信息服務;另一類是出于商業目的的 Internet服務提供商,也稱為 ISP。ISP通過租用高速專用線路,建立必要的服務器,向用戶提供 Internet信息服務,從中收取服務費。ISP是最終用戶進入 Internet的入口和橋梁,個人、企業、單位團體的局域網,要加入 Internet,張家口網站制作均要通過 ISP,向 ISP登記、購買屬于自己的Internet賬號。最終用戶選擇自己所需要的 ISP時,要注意ISP的幾個方面:服務信譽如何;是否 24小時服務;收費如何;帶寬是否足夠;訪問速率是否足夠快;能否提供如免費信箱、新聞、個人網頁等方面的服務;是否是本地入網(本地入網使用市話,可以節約電話費)等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