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的發展是20世紀90年代全球競爭的反映。1991年9月1日美國政府公布的高性能計算法)(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Act,HPCA),首次提出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進而全面建設國家科研和教育網,為商業服務提供技術手段支持。同時,許多公司和大學也爭相推出各種用途軟件,如WAIS能檢索數據庫;Gopher能存取Internet上的各種信息資源,瀏覽BBS,提供以Internet為基礎的新服務方式,由于不受線路限制,能滿足100個用戶同時上線;而基于Web形式架設的BBS,訪問人數更不受什么限制,極大地滿足了特定群體的需要。 1993年NCSA開發的MOSAIC瀏覽器,吸引大量WEB用戶。1993年美國提出“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I,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并取消利用互聯網從事商業交易活動的限制。1994年初,互聯網絡購物中心Internet Shopping Center成立,有34家商店進入。同年,Netscape推出Nevigator瀏覽器,吸引大量企業進入Internet,網上銷售活動開始增加,如培尼公司率先在網上開展百貨零售,使ISP和ICP業務迅速增長。1995年美國又提出“全球信息基礎設施”,全力促進信息高速公路建設。 1995年7月,由英國威斯敏斯特國民銀行、米德蘭銀行和英國電信公司發起,在英國小城斯溫登實驗使用一種叫做Mondex的電子貨幣,簡稱E-money。同年12月正式啟動,居民無論在街頭巷尾的雜貨店還是超級市場,無論是買地鐵票;公共汽車票還是買報紙,都既不用鈔票也不用硬幣,而是用Mondex, Mondex卡付賬既不需要在收據單上簽字,也不需要等待計算機或電話核實。電子貨幣實驗成功極大地促進了各國電子商務的發展。 1995年,一種新的網絡技術Intranet(內部網)借助Internet發展起來,即利用Internet技術來建立自己的“互聯網”,取代原來基于局域網的企業網絡,實現在更大范圍的時間和空間信息傳遞。Intranet(內部網)是利用Internet技術和設備,為某一行業或企業提供綜合性服務的計算機網絡,它是一種不公開的網絡,采取Internet和WWW標準及基礎設施,通過防火墻(Firewal)與Internet相隔離,企業員工能方便地進入Intranet,而未經授權的用戶則不能進入。因此,Intranet既有傳統型企業內部網的安全性,又有開放性和靈活性,通過提供靈活的信息發布形式,企業員工可以利用Web頁面更快、更好地進行信息交流,提高工作效率,企業也可以及時向員工發布市場信息、技術信息及內部信息。 196年”月‘5日美國制訂的《國家信息基妙結構:行動綱領》,全面闡述了建設國家信息基礎結構的重大意義、政府作用和應遵循的原則、政府應當采取的行動及給美國和美國人民所帶來的效益。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II)是一個能給用戶隨時提供大量信息的、由通訊網絡、計算機、數據庫及日用電子產品組成的無縫網絡;或者說,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的電子通信網,該網能把位于不同位置的任何人聯系起來,并提供可視化的電子通信,把計算機、交互式電視、電話三種不同屬性的設備結合起來,與電子通訊網掛鉤,還可把傳呼機、蜂窩式電話、個人數字式助手等無線裝置接入信息高速公路,目的是提供遠程電子銀行、教育、購物、稅收、閑暇、游戲、電視會議、電影訂購、醫療診斷、廣告傳播、線上出版等各項服務,把每個家庭和企業通過鋪設的光纖,利用多媒體信息通信技術,與全國范圍內的商店、學校、銀行、醫院、圖書館、娛樂設施、新聞媒體機構、各類數據資料庫充分聯結起來,達到最大限度的信息資源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