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使用PC服務器還是小型計算機,都需要考慮主機的性能。如果不使用數據庫系統,或者數據庫系統與網站發布服務器在硬件上分開,那么在選擇Web服務器設備時重點要考慮主存儲量和I/O性能。I/O性能包括磁盤I/O和網絡I/O。雖然磁盤性能在不斷提高,但與CPU處理能力、主存儲速度和總線速度相比,磁盤仍舊是低速設備。PC服務器一般要使用SCSI接口硬盤,小型機則可以使用專用的外置高速磁盤陣列。網絡I/O目前不成問題,從10MB/s到100MB/s都有相應的產品,10MB/s網絡接口目前比較流行。要提高主機的負載能力,主存儲容量是一個關鍵因素。對于日點擊量達到幾十萬或幾百萬次的大型網站,能盡量縮短每次點擊的響應時間,對提高網站效率將有重要的意義。如果使張家口網站制作用數據庫系統,并且數據庫系統與網站發布服務器位于同一硬件平臺,那么還要額外考慮數據庫系統所占用的資源。數據庫系統會大量占用CPU資源、內存資源和外存資源,如果使用Oracle、DB2、Sybase等大型關系數據庫建立動態頁面發布系統,則要依據數據 存儲規模的大小來計算運轉數據庫所需的附加資源。一般而言,數據庫系統要比發布系統占用更多的硬件資源,所以通常將數據庫系統轉到后臺,單獨使用性能更高的計算機,如高檔PC服務器、高檔小型機或中型計算機等,然后將數據庫系統和發布系統通過局域網用中間件系統連接起來,形成一整套數據存儲、檢索和發布機制。一般而言,選擇服務器時通常要考慮6個方面的性能指標,即可管理性、可用性、可擴展性、安全性、高性能以及模塊化。 (1)可管理性 是指服務器的管理是否方便、快捷,界面是否友好,應用軟件是否豐富等方面的問題。在可管理性方面,基于WindowsNT/200平臺的PC服務器要優于Unix服務器。WindowsNT不但工作界面與Windows其他操作系統保持一致,而且還與各類基于Windows系統的應用軟件兼容,這些都為PC服務器在可管理性方面提供了極大方便。同時,PC服務器還為系統提供了大量的管理工具軟件,特別是安裝軟件為管理員安裝服務器或擴容(增加硬盤、內存等)服務器所提供的方便就像安裝PC機一樣簡單。 (2)可用性 是指在一段時間內服務器可供用戶正常使用的時間的百分比。服務器的故障處理技術越成熟,向用戶提供的可用性就越高。提高服務器可用性有兩種方式:減少硬件的平均故障間隔時間和利用專用功能機制。專用功能機制可在出現故障時自動執行系統或部件切換以避免或減少意外停機。然而不管采用哪種方式,都離張家口哪有做網站不開系統或部件冗余,當然這也提高了系統成本。 (3)安全性 為了提高服務器的安全性,服務器部件冗余就顯得非常重要。因為服務器冗余性是消除系統錯誤、保證系統安全和維護系統穩定的有效方法,所以冗余是衡量服務器安全性的重要標準。某些服務器在電源、網卡、SCSI控制卡、硬盤、PCI通道都實現設備完全冗余,同時還支持PCI網卡的自動切換功能,大大優化了服務器的安全性能。當然,設備部件冗余需要兩套完全相同的部件,也大大提高了系統的造價。 (4)高性能 是指服務器的綜合性能指標高,主要包括運行速度、磁盤空間、容錯能力、擴展能力、穩定性、持續性、監測功能以及電源等方面。需要強調的是,一定要關注硬盤和電源的熱插拔性能、網卡的自適應能力以及相關部件的冗余設計和糾錯功能。這些基本性能為保證服務器安全、穩定、快速地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5)可擴展性 是服務器的重要性能之一。為了保持服務器工作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就必充分考慮服務器的可擴展性。首先,在機架上要為硬盤和電源的增加留有充分的余地。其次,在主機板上的插槽不但種類齊全,而且有一定空余數量。 (6)模塊化設計 是指電源、網卡、SCSI卡、硬盤、風扇等部件為模塊化結構,且都具有熱插拔功能,可以在線維護,使系統的停機可能性大大減少。特別是分布式電源技術,使每個重要部件都有自己的能源系統,不會因一個部件電源損壞而危及整個系統的安全與持續工作。 這6個方面是用戶在選購服務器時通常要重點考慮的。它們既相互影響又各自獨立,而且在涉及到不同的應用和行業時6個方面的重要性也有輕重之分,因此,必須綜合權衡。此外,品牌、價格、服務、廠商實力等因素也是要考慮的因素。另外,如果要進行主機托管,在服務器選型時,應注意一些廠商專門提供適合于主機托管的機型。這種機型符合標準尺寸,機內組裝更緊密、高度更低,因此可以降低托管費用。
|